【华亭】林麝养殖宏图展 特色产业富路宽
夏秋之交,暖阳洒在华亭市砚峡乡千头林麝养殖基地,慧源麝业饲养员张慧芳正精心地为“宝贝”林麝添加饲草。“以前在外打工,东奔西跑,非常辛苦。现在守着家门口学技术养林麝,收入稳当还能照顾家里。”
她笑着指向整齐的圈舍。在这里,1000余只林麝跳跃的身影,正书写着华亭特色产业崛起的生动篇章。
同样,移步到关山环抱的西华镇龚杨村蔺家沟山坳里,甘肃山舍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林麝养殖基地内,饲养员正精准洒水为林麝活动场地降温,技术员则紧盯监控屏幕,实时关注着林麝的采食与活动——这是应对暑热的日常精准呵护。
“气温一旦超过30度,我们就会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基地办公室主任李萍萍介绍道,“夏季饲料也特别讲究。我们会增加新鲜多汁的蔬菜和青饲料供应,选择蒲公英等具有清凉解暑功效的植物,或打碎饲喂,或熬制成汤。最重要的是确保饲料新鲜,严防霉变。”在精心布置的圈舍中,毛色棕灰的林麝或蜷缩休憩,或敏捷地跃上离地半米高的“木床”,享受着清凉时刻。呵护这群娇贵的生灵安然度夏,是养殖的关键环节。
在这里,现有的200只林麝都拥有自己的“单间公寓”——每间约10平方米的独立圈舍。钢架结构坚固耐用,防滑地面易于清洁,特制的食槽水槽摆放整齐。“独居是林麝的天性,这样能有效避免争斗受伤。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它们住得安心,长得健壮。”李萍萍说。
这些场景,正是华亭市林麝产业宏图大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华亭市大力扶持培育林麝产业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技术能人代养、基础设施配套、惠农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累计建成砚峡乡、西华镇千头林麝养殖基地2处,培育了华亭市慧源麝业林麝养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申报创建了“德奢惠源”品牌,发展养殖合作社7家,建成林麝养殖产学研服务中心1处,辐射带动全市5个乡镇18家经营主体饲养林麝1800余只,占平凉市饲养量的83%,占到甘肃省饲养量的36%。
科技“强支撑” 链上“麝”力全开
华亭市慧源麝业负责人赵建刚看着眼前一个个“金光灿灿”的专利证书,非常感慨:“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规模十几头到现在1000多头的省级龙头,‘产学研’是关键。”
近年来,华亭市依托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公司,在强化林麝饲养管理、生产性能测定、疾病防治方面发力,不大加大科研力度,制定了林麝养殖集成科学技术养殖方案,探索出了适应华亭的最佳生长、繁育、饲养管理、疾病综合防治的科学方法,创立了林麝养殖推广种源繁育基地,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技术化生产。
目前,建成林麝养殖产学研服务中心1处,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更建立起“育、养、防、研”一体化链条。
政策“及时雨” 浇灌振兴沃土
“路通了,水畅了,产业致富更有奔头了!”站在西华镇新硬化的1880米产业路上,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难掩激动。217万元财政资金打通了基地“血脉”,150万元奖补更似雪中送炭。近年来,华亭市高度重视林麝产业发展,成立了林麝产业工作专班,抽组工资人员,专门负责全市林麝产业技术服务。对全市18户林麝养殖场逐户对接,从建场规划、科学饲喂、疫病防治、麝香提取等环节多次进行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2025年完成6家林麝养殖场选址规划和技术指导,至目前已开工建设4家。
在林麝养殖技术支持上,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建立业务素质强、技术本领硬的林麝养殖、疾病防治技术队伍,更好地为全市林麝产业发展服务。慧源麝业与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了林麝科学养殖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协议,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林麝协会吸纳的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基地,在砚峡乡林麝养殖产业示范园举办全市林麝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和林麝养殖技术专题培训班。
蓝图“向未来” 构筑产业高地
面对未来,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对全市林麝产业发展描绘了三重愿景。
做实“三个链条”。以养为基点,持续做大产业链中端,不断加强林麝种源对外联系,扩大场区养殖规模和种群数量。以收为拐点,做细产业链前端,开展林麝养殖饲料收购储备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收购树叶,并与部分乡镇瓜菜产业设施农业基地对接,达成胡萝卜、南瓜等代销种植意向。以创新为亮点,做实“四链”同筑模式,创新党建链、产业链、服务链、人才链,柔性引进专家人才4名,下派我局技术人才3名,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在科技创新项目评审、麝香意向性深加工协议签订等方面寻求更大突破。
落实“三优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兴商的发展环境。坚持优机制,细化分解包抓责任,做好对接联系和跟踪落实;坚持优服务,协调解决地界纠纷、用水用电、工程用料等难题;坚持优保障,在建设用地和扶持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全力支持。
紧盯“三个目标”。通过坚持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多元化参与原则,通过3-5年建成林麝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全市重大特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省重大林麝养殖繁育基地、西北地区重大林麝养殖技术研发服务中心。
从千头基地的林麝跳跃,到产学研中心的智慧激荡;从饲草种植户增收的笑脸,到专利申请书上闪耀的荣光——华亭林麝产业正以科技为笔、政策为墨,在绿水青山间挥毫一幅“点麝成金”的振兴画卷。
(通讯员 张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