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解读

  • 时间:2022-07-12 16:1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畜牧兽医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期,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平凉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和依据

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平政办发电〔2020〕25号)下发后,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我局坚持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平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开展了《平凉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

为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我局抽调专门力量,并聘请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团队,组成规划编制组,共同开展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调研,增强针对性。认真系统学习了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精神和行业相关政策,多次深入县(市、区)开展调研,及时全面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同时加强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确保两个《规划》目标定位、项目建设等与国家、全省畜牧业发展规划保持一致,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省“十四五”规划盘子,做到规划编制工作“一盘棋”。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增强科学性。两个《规划》初稿形成后,先后多次组织市直畜牧兽医系统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规划编制专家团队,以视频会、座谈会形式,进行全面讨论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及国家、省市畜牧兽医行业相关专家、市内相关企业负责人等意见建议,并对照县(市、区)、部门及相关专家等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力求规划从设计的高度、广度、深度等方面兼具科学性。三是反复论证完善,增强可行性。两个《规划》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后,我们分别召开了专家论证评审会,进行评审。对《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我们先后在北京、平凉进行了两轮专家评审论证,根据专家评审论证意见,进行了再修改再完善。特别是市委五届党代会之后,依据《平凉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平发〔2021〕19号),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行链长制“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再次全面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审议稿。

三、主要内容

(一)《平凉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主要包括“十三五”产业发展成就回顾,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分析,产业发展机遇潜力梳理。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育良种、夯基础、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创品牌,全力以赴做强产业链、打造循环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筑创新链,构建以平凉红牛产业为重点,猪、羊、鸡产业并举的畜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主体,政策引导;绿色发展,保障安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利益联结,富民强业。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主要畜产品产能和质量水平稳步增长,牛、猪、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60万头、74.49万头、23万只、40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40万头、108.2万头、20万只和300万只,年产肉15万吨。初步构建现代畜牧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建成平凉红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特色畜产品供应基地。

第三部分:产业布局。按照“牛扩量,猪稳供,保鸡稳羊畜牧兴”重点发展肉牛、生猪、鸡、羊4个产业。肉牛产业,依托平凉红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大力实施强龙延链、良种培育、扩繁增量、秸秆变肉、品牌提升、机制创新“六大工程”,在崆峒区建设国家级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中心和平凉红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泾川、灵台、崇信县建设平凉红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华亭、庄浪、静宁县(市)建设平凉红牛循环农业产业园。生猪和静原鸡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目标,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进培育实力强、规模大、起点高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保障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羊产业,开展舍饲养殖,鼓励“自繁自育”,提高肉羊繁殖成活率,推进饲料的商品化供给,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与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十个方面:一是做好“平凉红牛”育种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二是加大畜禽良种扩繁基地建设;三是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四是加快饲草料供给保障体系建设;五是提升屠宰加工能力和水平;六是开展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七是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八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九是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十是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领导、监测评估、政策支持、科技保障、人才保障、资金投入六个方面。

(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包括规划背景、规划编制意义、规划依据三方面内容。

第二部分:产业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分析。包括区域概况、全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平凉市牛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平凉市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等五个方面。

第三部分:发展定位与基本原则。包括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重点,以推进实施全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加快构建产业体系,着力完善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打造循环链,不断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品牌竞争力,把平凉红牛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品牌引领,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协同推进。

第四部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总体思路:以平凉红牛种业创新、扩繁增量、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推进实施全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着力夯基础、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创品牌,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服务保障,提升精细饲养、精深加工、精准营销水平,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使以平凉红牛为主导的肉牛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将平凉建成中国高品质肉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平凉红牛为主导的肉牛产业产品产能和质量水平稳定增长,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出栏量达到40万头。肉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5%以上,平凉红牛活畜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达到25万头,全市年屠宰肉牛25万头,实现牛产业年产值200亿元。实现品种培育出成果、产业体系现代化、质量效益大提升、循环发展成格局。产业布局:“一核、七园、一集群”,即建立国家级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中心;在七县(市、区)各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或循环农业产业园1处;在平凉市全域内着力打造在良种繁育、饲草供应、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的平凉红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第五部分:重点任务与建设项目。围绕“培育平凉红牛新品种、健全繁育体系、优化饲草料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屠宰加工能力水平、开展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八个方面,设计“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创建、平凉红牛选育核心群(场)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平凉市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49项,预计投资总额67.886亿元。

第六部分: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包括投资估算及筹措、经济效益估算、社会效益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四个方面。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产业规划实施领导;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创新金融扶持,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机制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