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精心打造平凉红牛的“中央厨房”
在崆峒区大寨乡白土村的畜牧产业园里,有一处专属于平凉红牛的“中央厨房”。这座建筑不仅规模与风格别具一格,更兼具科技感与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特点。
走进园区的废弃窑洞生态养殖基地,数百头毛色发红、体魄健硕的平凉红牛吸引着人们驻足。窑洞上方,“平凉红牛营养中心”厂房格外引人关注。
图为平凉红牛“中央厨房”主厨
“咱们这儿的牛居住条件特别好,既有冬暖夏凉的窑洞,又有科技含量高的自动化养殖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红牛饲养周期长、育肥慢,而‘平凉红牛营养中心’正是为解决这个难题建的。”高塬村养殖大户马胜利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崆峒区大寨乡锚定打造全市最“牛”乡镇的目标,以建设平凉红牛“中央厨房”配送系统为抓手,精心推进平凉红牛营养中心建设,通过专业化、营养化、科学化调制配送红牛“营养餐”,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有效提升红牛育肥能力。
图为平凉红牛产业链大寨乡畜牧产业园鸟瞰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日益注重膳食营养均衡。大寨乡作为以平凉红牛产业为基础的山塬乡镇,正不断探索让红牛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长得壮”转变的发展模式。
厂房内,一条现代化环模颗粒优质饲料加工生产线是平凉红牛营养餐品调制的“主厨”。“我们精选玉米、麦麸、油渣、豆粕等原料,通过加工生产线完成粉碎、混合、制粒、冷却、筛分等工序,生产出适用于本土红牛各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营养价值高、上膘速度快、肉质优等特点。”大寨乡乡长李伟介绍。
平凉红牛产业链大寨乡畜牧产业园是崆峒区聚力建设的平凉红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产业聚集效应显著。经过近6年连续建设,已成为全区养殖规模大、生态优势突出、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平凉红牛产业园区。
图为平凉红牛营养中心全貌
“目前园区有红牛874头,整体牛存栏达2400头以上。平凉红牛营养中心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全乡及附近乡镇的优质饲料需求,还能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扩大养殖规模,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双赢,为全区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大寨乡党委书记杨文兴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李敬瑞 张煜岩)
上一篇: 【静宁】王宁香带队现场督办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号提案
下一篇: 【灵台】科技养牛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