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奶牛场的疾病防治工作?

  • 时间:2022-04-28 11:13
  • 浏览次数:
  • 来源:甘肃12316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指出,“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防控奶牛疾病是重要一环。

一、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养殖场一般应配备执业兽医或中专以上兽医专业人员,或应有其他稳定、可靠的兽医技术服务,有整套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人员、物料进出管理,动物引进,消毒管理,环境卫生,饲养员管理,免疫计划落实,病死动物剖检及无害化处理。车辆、人员通道,生产区入口,畜禽舍入口等关键位置均应设有消毒设施。能够开展病理学诊断、抗菌药敏感性试验,包括社会化技术服务,并能将相关试验结果用于指导选择用药。

检测方面,要能够检测饲料黄曲霉素B1,玉米赤霉烯酮,三聚氰胺。牛奶四环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安乃近、美洛昔康、氟尼辛葡甲胺、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残留。

二、积极防治各类疾病

奶牛常见的病有蹄病、前胃迟缓、难产、乳房炎症等。在治疗中要积极响应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做好饲养管理、防疫操作、奶牛保健、舒适度管理、产房管理等。发病后分群治疗,分类用药,应用高效敏感的抗菌药物并执行休药期制度,使用中药等替抗产品。

1、饲养环节。确保日粮稳定性,防止因原料不稳定造成的剩料过多,采食量下降,降低牛只因日粮不稳定所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疾病,减少药品使用量。

2、保健环节。兽医人员根据挤奶系统生成的降产牛及疾病发病报告,每日及时巡查,对潜在疾病牛只及时发现,根据巡圈发现,将可能存在疾病牛及时转群并检查治疗;在巡圈过程中,保健师对圈舍里的日粮监督,对圈舍舒适度程度及时反馈,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最大程度减少牛只发病,减少药品使用量。

3、接产环节。干奶围产期日粮稳定性尤为重要,确保干奶围产牛干物质采食量的稳定,以保证干奶围产期牛只营养需要;接产人员对操作规范性及产程进行观察,掌握最佳转群时间,缩短产程,降低产犊应激,减少助产频率,以保证犊牛接产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产后疾病发生,减少药品使用量。

4、后备环节。改善犊牛区环境,可以使用犊牛岛,通过更换垫料,增加保温降温设备,清洗加热设备,根据饲养头数、使用效果加以控制,减少药品使用量。

三、免疫

对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厌氧菌病等进行程序化免疫。山羊痘疫苗0-9天首免,30-40天二免,用于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牛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二联苗91-120天首免,121-150天二免,360-390天三免,头胎转围产免疫,泌乳牛干奶免疫。口蹄疫疫苗91-120天首免,121-150天二免,120天以上全群普免,每年3次。梭菌病联苗151-180天首免,181-210天二免,头胎转围产免疫,泌乳牛干奶免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